描述性文本
搜索   
   
当前位置: beat365官方网站 >> 学院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贵州师范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贵州旅游管理学院)邀您追寻生命里的诗和远方!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年06月22日 15:23  【点击】[]


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20245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的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强调要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这彰显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标志着中国旅游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预示了未来旅游业需要更多高素质旅游类专业人才的支撑。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诚邀您加入贵州师范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贵州旅游管理学院)大家庭,一起追寻生命里的诗和远方……

 

 学院简介

贵州师范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建成于2007年,与“贵州旅游管理学院”(2010年与原贵州省旅游局联合共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力资源的模式,秉承“慎思笃行,博学致新”的校训,以“传承民族文化、拓展国际视野、服务旅游产业、讲好中国故事”为愿景,不断探索“学思践悟同步、政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经过17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且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旅游院系之一。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产品设计4个本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酒店管理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为新文科试点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先后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教育部“十二五”综合改革示范专业、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具有推免研究生资格,建有旅游管理(MTA)、职业技术教育(旅游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合办)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是贵州最早举办旅游管理(MTA)的院校。

 就业前景

文化旅游类专业就业方向绝不只是旅行社导游和酒店领班。您可以在国内外各类旅游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比如文旅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规划策划机构、相关院校及旅游研究院所、旅游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咨询公司、航空公司、地产公司、旅游景区、酒店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服务、培训等工作。近年来,我院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高级职称教师33人,25位博士来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厦大、中大等国内知名院校;具有海外经历教师27位,境外学历背景教师16人,来自包括剑桥大学、波士顿大学、萨里大学、昆士兰大学、新潟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学院还先后特聘来自清华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名校的1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着力构建国际化、双师型多元化师资队伍。

 科研实力

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学研究课题50余项。在SSCICSSCI等高质量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文化和旅游部优秀成果奖、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省教育科学成果奖等20余项,出版著作及教材20余部,获批发明和设计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对全省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平台建设

学院获批2个国家级平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4个省级平台:西南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基因提取技术与创新应用实验室、贵州省省级旅游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贵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此外,还建有中国·贵阳大数据旅游研究(实训)基地、贵州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人才创新创业培训中心等多个重要厅级、校级研究平台,在旅游教育改革创新方面积累了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

 对外交流合作

学院立足贵州产业发展实际,积极与文化和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与贵阳市文旅局等多地文旅部门和马蜂窝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景区建设、发展规划、产品开发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同时以开放、审慎、包容的精神,先后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南阿肯色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葡萄牙阿威罗大学、泰国博仁大学、韩国国立大邱教育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中华大学、台湾中国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开展互访交流与联合教研,将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推向纵深。

 学院具有良好院风教风学风,学习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内涵丰富、佳绩连连、喜讯频传!在校期间,将有大量的机会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专业/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图片

未来可期,共绘青春

寒窗苦读,披星戴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愿你的努力都有回报。执笔为戟,越过万千阻挡,请相信,所有的付出都将化为最美的风景,所有的努力都将得到回报。我们期盼,与您在师大beat365官方网站共绘青春。

 

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

专业概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019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先后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教育部“十二五”综合改革示范专业、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专业技能、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性思维和较强实践能力,具备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商务服务、旅游产业营销、旅游行业培训、旅游教学与研究、旅游项目规划等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本专业开设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管理、酒店管理、战略管理、旅游项目管理、旅游规划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财务管理、旅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品牌营运与企业策划、公共关系学、旅游英语、旅游心理学等课程。其中,《旅游学概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就业方向

可到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景区、酒店等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亦可到旅游院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从事教学、研究、培训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

专业概述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021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知识、深厚文化底蕴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在文化产业及相关行业工作的经营管理、商务服务、营销策划等业务能力,具备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了解精神文化产品的特性及市场规律,深谙消费者的心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本专业开设有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原理、应用统计学、跨文化传播学、市场营销、品牌营运与企业策划、文化商品学、西方经济学、消费心理学、文化项目管理、文化政策法规、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传媒经营与管理、中西商品创意比较、产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中外艺术品博览会展览与策划等课程。其中,《旅游文化学》获批省级“金课”。

就业方向

可到各级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产业相关行业(广播电视、文化旅游、会展策划、演艺项目策划、文化贸易与投资、涉外文化管理与商业运作)、手工艺品行业、旅游景区等从事经营管理、项目开发、规划等工作。

 

酒店管理

专业概述

酒店管理专业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021年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文旅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具备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良好品德、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熟悉现代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现代文旅住宿业及泛服务业从事运营、策划、营销、管理、接待服务、培训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本专业开设有酒店管理概论、酒店管理前沿、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酒店信息化与电子商务、酒店收益管理、酒店战略管理、社交与商务礼仪、个人形象设计、茶道与花艺等课程。其中,《商务礼仪》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

就业方向

可在星级酒店、精品民宿、高级餐饮、休闲度假区等各类现代文旅住宿业及泛服务业机构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等工作,亦可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院校等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和培训等工作。

 

产品设计

专业概述

产品设计专业学制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2021年成为“新文科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旅游商品设计、创作、研究、开发和营销能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生产制作工艺及生产管理流程,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艺术设计、旅游商品开发制作、营销策划、民族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本专业开设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图案、电脑美术、广告策划、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美学、消费者行为与旅游心理学、手工艺遗产与传统技艺、传统艺术元素与表现、蜡染基础与制作、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旅游企业管理概论、商务沟通与交流技巧等课程。其中,《贵州蜡染文化与技艺》获批省级“金课”。

就业方向

可从事旅游商品设计开发工作、民族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各类艺术设计工作、商品营销与市场开发、管理、策划及其它相关职业,也能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院校等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和培训等工作。


【责任编辑】一审(校):杨 珺 二审(校):陈 明; 三审(校):夏江义


关闭